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吴建林
吴建林,中共党员,中医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主要从事内经理论教学、临床及其科学研究工作。
(一)政治思想
中医学院教工第五支部书记,山东中医药大学“标杆支部”、“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党建中表现优异,2019年、2020年连续获得山东中医药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主持3项厅局级党建科研课题,其中2020年获得全省卫生健康政策研究重点课题优秀奖;并获得组织部“一学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项目立项。
(二)学术兼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药发酵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山东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委员。
(三)教学工作
坚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先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内经研究》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申报教研课题,提高教学质量。先后承担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改革课题4项,其中省部教学课题1项。第一作者发表教学论文5篇。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参编1部;主编教学辅导材料8部,副主编教辅材料2部。
(四)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与丁元庆教授共同主持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项,主持山东科技发展计划科研课题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1项,主持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项,校企合作横向课题1项,校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出版学术著作1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参编1部;主编教学辅导材料8部,副主编教辅材料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五)临床工作
为“山东省丁元庆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师从脑病科专家丁元庆教授、内经学专家张安玲教授。坚持将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传承和创新中医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以传承丁元庆教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为核心从事诊疗活动。以《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构建“头痛六经分证”辨治体系;基于“阳郁神颓”创新病机理论,采用“宣阳开郁法”治疗抑郁症;基于《内经》“阳明实太阴虚”病机理论,运用经方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独立从事临床诊疗活动,定期在我校专家门诊部中鲁医院或者医疗机构门诊,月诊病人约在200人次左右。
(六)研究生培养过程及其质量
2014年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6人,已毕业7人(含留学生1人)。
带教中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指导的研究生作为学生支部负责人,进行教工与研究生支部共建活动,参加义诊及其三下乡等活动;指导研究生申报省卫健委卫生健康与政策课题申报;培养研究生学术或实践创新能力,积极参与申报各类教研科研课题与论文撰写;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注重培养各环节要求;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定期交流心得,有困难共同解决。
培养过程中,由于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生学术或实践创新能力、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故培养的研究生普遍具有较好的素质和能力。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参与义诊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科研训练,参与课题申报与组织实施,因此具有较强的学术或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写作能力,能够独立撰写并完成科研课题申报与实施,具有较强的文献检索、论文写作能力;学生多人获得各类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研究生毕业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等称号;硕士毕业后的研究生或考取博士研究生,或从事与专业相关的临床工作或管理工作,在单位也展现出良好的素质与工作能力。
(七)社会服务
独立从事临床诊疗,月诊病人200人次以上。本人及其指导的研究生积极参与校院组织的各类义诊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8、2019连续两年获得“三下乡省级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八)人才项目
2020年获得“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2018年获批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