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高教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孙振高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年,“希望我的病人都能少受罪少花钱”是他对患者最体贴的关心;“希望我的学生以后都能比老师更优秀”是他对学生最殷切的期盼。
业精于勤,更贵在持之以恒
孙振高教授多年来在不孕症治疗领域辛勤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现在已经为数以万计的家庭送去了孩子的笑声。众所周知,不孕不育不仅是一对夫妇的苦恼,更是关系到万千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而不孕症的治疗纷繁复杂,从业的医生入门易,但能做到成绩出众者极难。“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自从选择这个专业起,孙振高同志便将“播种希望,收获好孕”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生殖中心工作琐碎繁忙,门诊工作量庞大。于是他坚持每天早上提前上班,即便如此,也经常接诊至下午1点左右,匆匆吃完午饭便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平均每天接诊100余名患者,年平均门诊量达到30000人次以上。
在他的门诊上,有许多“传奇”的病人,张雪(化名)便是其中一位。张雪的卵巢功能非常差,卵巢内几乎没有卵泡,而她第一次婚姻正是因为没有孩子而结束。第二次婚姻开始后,来自家庭的压力让张雪喘不过气,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大医院,医生给的建议都是借卵。孙教授全面分析了她的家庭、心理和身体情况,建议她一边可以准备借卵,一边可以“养养看”。经过了3年时间的坚持和中西药联合调理,2018年9月份奇迹出现了,张雪的卵巢内终于出现了一枚卵子。就是这枚卵子,帮助她成功诞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张雪在锦旗中深情地写下了一句话:“我只是你的匆匆过客,你却是我的人生转折。”
他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了急病人所急,想患者所想,把病患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单纯的医患关系变成了亲情关系。“医生之本,慈心济世”,他总是自发自觉的给患者不遗余力的帮助,每次接诊都力求把病情讲透,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在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总是尽最大努力减少患者花费和往返就诊的次数。即便有些患者只是来咨询,他也总是耐心解释,使他们满意而归。
科教育人,更贵在言传身教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平时可以和学生一起闹一起笑,但对于学习,孙教授对学生却是到了“苛刻”的地步。百炼为字,千炼成句,对于学生的论文,他都会字斟句酌后加以修改,对学问,必将严谨求实。对于临床上学生因疏忽所犯的错,他也必将深究,每每如此,便到了集体而坐反省其身的时刻,一为反思错误,二为学术探讨,以史为镜。
作为研究生导师,孙教授非常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如果做一万遍,你就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孙教授说,临床医生做科研,更多还是要切合临床实际去做,科研一定要为临床服务。从硕士一年级学生一入门,孙教授就会布置一篇论文综述,要求全部阅读英文文献,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写一篇综述可能需要阅读几十上百篇的文献,不仅需要写出来,还要自己投稿投出去,这对刚刚本科毕业的孩子来说难度还是不小的”孙教授说。“从第一篇稿子投出去开始,慢慢的我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开始尝试英文写作投SCI,从1分2分开始投,到现在投5分以上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孙教授的学生颜孟晗说道。
孙教授非常重视学生科研思维的引导,不管是发表论文还是申请课题,他都放手让学生挑大梁,自己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一遍一遍的写,一遍一遍的修改,孙教授和学生们总是不厌其烦。“老师培养了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让我在毕业多年后的现在依然受益匪浅。”孙教授的学生宋景艳说到。宋景艳是孙教授2015级的硕士,现在已经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了学术论文36篇,其中SCl收录了26篇。孙教授目前毕业30名的硕士研究生有20人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3人直博,其中曹现岭同学被录取为复旦大学2021级妇产科学博士。2022年孙教授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历届毕业的研究生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奖,是我的孩子们成就了我。”孙振高如是说。
“中医事业需要一代代的人传承,我和我的学生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老师教授的宝贵知识和经验继续发扬光大。”孙教授如是说。自从入门的那一天开始,孙教授便将导师连方教授那句“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二十年来,他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用勤恳的行动和优异的成绩向自己的老师提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