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不辱使命----2016级博士研究生高武霖
高武霖,男,汉族,199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16年9月入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荣获2016-2017年“一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学金”,获得岐黄杯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三等奖等。
志存高远,不辱使命
中医药事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余年来,中医的命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捆绑在一起,风雨飘摇,一路走来。面对西方科学文化的挑战,中医药学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中医学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为新一代中医学子,当志存高远,以振兴中医为已任。
在政治思想上,我追求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提醒自己各个方面的做法与学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学习过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不断取得进步,在一言一行中都努力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素养和品质。
戒骄戒躁,厚积薄发
怀揣着对中医的好奇之心和对大医的景仰之情,我踏入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校门,开始了我的岐黄之路。经过一学期的大学生活,上课闻听大医治病救人妙手回春的故事,领略望而知之、切脉知病的神奇,渐渐地被这种“见微知著”的能力深深吸引,暗暗下定决心要学习掌握这门技能。然而中医古籍浩如烟海、苦涩难懂,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理论玄之又玄,难于理解,学习中医不得其门,苦闷彷徨。于是向老师和书本请教,其中启发最大是《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仔细研读各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以后,发现虽然大家的成才之路不尽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熟读经典。
有了这个认识以后,就开始制定计划付诸行动。每天早晨坚持早起背诵《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课余时间钻研《伤寒论》各种注解本,每次拿到一本中医古籍,总是很新鲜,恨不得快速地看完这本书就学会了如何看病,然而每次只停留在前十几页就看不下去了,这样反复的经历一段时间以后,开始自我反思,最后得出结论,自己太浮躁,中医理论知识庞杂,底蕴深厚,学习中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戒骄戒躁、厚积薄发。
持之以恒,挑战自我
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学习的重点转变了,开始临床实习和科学研究。临床学习还能按部就班的进行,但是科研对于刚结束本科学习的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刚学习写论文时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做课题时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且研究生阶段只有两年,时间的紧迫性又增加了其中的困难,期间也有过逃避与放弃,但是因为不服输的性格,不断挑战自我,白天在门诊和病房认真完成工作,晚上回到宿舍坚持不懈的看文献、思索、写论文与改论文,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与训练慢慢掌握了写论文的技巧,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被逐一攻克。后来读博以后跟随导师申报课题,为了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课题申报任务,每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是在看文献、思索以及撰写材料。经历了一个相当时期的磨练以后,在科研方面才渐渐入门,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些成果。
参与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以第二位参与人申请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同时参与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报。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会议论文4篇。荣获岐黄杯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二届全国中医药研究生创新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奖,2017年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三等奖和推荐参评2018年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个人不管曾经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只代表着过去。不要因为一时取得好的成绩而骄傲,也不能因为成绩一时不理想而气馁。不管处于什么人生阶段,不管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多么困难,不管前方的路多么迷茫,多么曲折。我们应该相信梦想,哪怕此刻我们无法踏上征途,但至少在红尘中将我们的初心好好地珍藏,不让它因岁月的冲刷而斑驳失色;静静的等到时机到来的那一刻,带上我们的梦想出发;我们应该相信人生,相信心底里始终珍藏那一份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私、进取、宽容、博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